準分子激光高壓電源重復頻率控制關鍵技術研究

一、高重復頻率下的技術挑戰
準分子激光器(如ArF、KrF等)在半導體光刻、精密微加工等領域需實現kHz級高重復頻率運行(通常達4–6kHz)。此工況下,傳統閘流管開關因壽命限制(僅約10^9次脈沖)難以滿足穩定性需求,且高壓電源的放電電壓波動(10–14kV范圍)、氣體劣化等因素會直接導致脈沖能量漂移(可達±15%)和重復頻率失穩。例如,放電腔內氟氣濃度衰減會使能量輸出隨放電次數增加而顯著下降,需實時調節電壓補償能量損失。 
二、全固態脈沖電源技術(SSPPM)
為解決閘流管壽命瓶頸,現代系統采用全固態脈沖功率模塊(SSPPM) 結合多級磁脈沖壓縮技術: 
• 固態開關替代閘流管:以功率半導體開關(如IGBT)為核心,配合磁脈沖壓縮電路,將微秒級放電壓縮至納秒級快前沿脈沖(上升時間<100ns),支持kHz以上高頻工作且無壽命衰減。 
• 高壓精準調節:通過控制直流高壓電源的參考電壓或諧振電容電壓,實現放電激勵電壓的實時微調(精度達0.1%),補償因氣體老化導致的能量衰減。 
實驗表明,SSPPM可使激光器在300Hz–6kHz重復頻率下穩定輸出,單脈沖能量波動控制在±1%以內。 
三、閉環控制與先進算法
能量穩定的核心在于實時反饋控制回路: 
1. 脈沖能量監測:熱釋電探測器或光電二極管實時采集每個脈沖能量,傳輸至主控制器。 
2. 比例積分(PI)算法:基于能量偏差動態計算電壓補償量。例如: 
   V_{adj} = K_p \cdot E_{err} + K_i \int E_{err} dt 
   其中E_{err}為能量設定值與實測值之差,K_p、K_i為比例與積分系數。仿真顯示,PI算法可將能量穩定性提升至99.5%。 
3. 粗-精雙模調節: 
   • 粗跟蹤:步進電機調節光學腔長度,應對大范圍頻率漂移; 
   • 細調節:壓電陶瓷(PZT)微調腔鏡位置(精度µm級),實現mHz級頻率鎖定。 
四、多參數協同優化
重復頻率控制需兼顧氣體管理與波長穩定性: 
• 氣體壽命延長:在線監測氟濃度,結合補氣與電壓調節,將換氣間隔從3天延長至15天(脈沖數達10^9次)。 
• 波長-頻率協同控制:在重復頻率切換時,通過查找表或迭代學習算法(ILC)動態調整波長調制波形,避免光譜漂移影響光刻分辨率。例如,雙色模式下需在過零點切換波長波形,確保曝光焦深一致性。 
五、發展趨勢
未來技術聚焦于: 
1. 智能預測控制:結合深度學習預判氣體衰減曲線,優化PI參數自適應調整; 
2. 多模塊功率合束:通過SSPPM并聯實現kW級高功率輸出(如3.6kW退火應用); 
3. 高環境魯棒性:增強抗干擾設計(如聲學激波抑制),適應復雜工業場景。 
結論
高重復頻率準分子激光電源的控制是光刻精度與效率的核心保障。全固態電源技術突破壽命瓶頸,閉環算法實現能量微秒級響應,而多參數協同策略則推動系統向長壽命、智能化演進。隨著半導體工藝節點持續微縮,高壓電源的重復頻率控制精度將成為支撐摩爾定律延續的關鍵一環。